跳到主要内容

性价比修考!140h速通京大情报笔试和面试

· 阅读需 22 分钟
毛茸茸爱好者
Master Student at Kyoto University

性价比修考!140h速通京大情报笔试和面试(附刷题心得和过去问考点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 标题图一乐切勿当真,纸面时间是140h,但上班摸鱼通勤等等零碎时间里的对相关内容的梳理复习是无法量化的。这篇笔记仅简单复盘本人本次性价比修考的准备和对修考的一点个人理解,请大家批判性阅读,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备考节奏。

本帖意在为备考同学打气鼓劲,连我这种时间有限阔别做题的都能顺利上岸,相信大家能做得更好。

0.背景与备考时间线

出身:本科上交科班,工作四年突发奇想在职备考

绩点:3.+/4.3

语言:托业850+,无日语成绩

时间线:

3月花了一周多速成一个凑合的托业,6-7月下班之余花了50h-准备大阪大学情报夏入,太长时间没接触过做题遗憾告负。做题做不过别人堪称做题家最大耻辱,导致做题瘾犯了准备热血冬入。10/11两个月择校选目标专攻目标研究室,12月募集要项出来后花了一周找本科大腿写了一下ps。正式复习时间应该是从11月下旬开始,除了偶尔的加班应酬,工作日下班学个两三个小时,周末只有周六会学一下安慰自己,周日放纵日谁都拦不住我去玩。根据番茄的统计,笔试准备用时140h。

1. 择校语言陶瓷杂项

1.1 择校

性价比先从择校开始,本科学历够用了+客观上做题能力下滑,因此从始至终就无意卷东大,再往下的学校意义不大,混个京工阪就行。因为阪子不用陶瓷科目少难度低不用学数学往年倍率好看,又舍不得多花年假因此夏天选择单冲阪子(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比较错误的,高估了日本修考的数学难度,低估了现在的竞争强度,忽视了阪子高占比面试中教授的作用)。

冬入择校则范围小了很多,只能东京二选一,最后选择了备考简单竞争相对小的通情。因为通情英语和面试占比都不算高,再刷托福和陶瓷就显得性价比很低,两眼一闭刷题启动。

在择校上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需求以及能力边界作出决定。

1.2 语言

英语:请关注报考的学校的具体要求,除东和京部分专攻,托业无论是在换算还是备考上性价比都是非常高的,即使是东一个90的托福成绩也是完全够用的,不应在英语方面花太多的时间精力。

日语:东、京绝大部分专攻均能英语通关,阪工不要求日语成绩只有日语试卷,只需要有能读懂题目的日语水平就足够了,对日语的要求基本上与学校排名负相关。

1.3 陶瓷

只要是人与人接触的社会,讲人情靠关系的山东学一定有生存空间,请关注目标学校的专攻要求,面试占比高的务必和目标老师陶瓷联系。这些都是chatgpt能帮忙完成的,千万别犯懒。

2. 笔试

需要提醒所有参加修考的同学,修考也是考试!和各位参加过的中考高考期末考没有任何区别,请回忆自己参加过的考试,考纲是重中之重,所有的备考请从考试大纲出发!由于修考考纲不透明,就需要通过学部生的教材课件和过去问进行拟合,如果时间充裕完全可以通过相关科目最经典的教材查漏补缺(如大黑书系列),接下来是准备过的科目经验。

2.1 数学

日本修考非数理方向的数学与国内本科教学和考研考察范围均不同,但是整体难度是显著小于国内考研的。以京大为例一本寺田演习足够覆盖知情通情这些专攻的考点,某些年份的怪题同样是演习中出现过的,而通情更是过分直接使用例题或者改几个数重复利用过去问。修考的难度差距是花费的时间主要就在数学,专业课的考察难度是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即使是东大电情这种所谓的修考最高峰。数学考察形式灵活考点范围大,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务必多花时间。

本人在数学科目完整的整块的时间大概花了50-60小时,先用张宇的书和gs那门网课的讲义大概过了一遍然后开刷寺田演习和线代弱点克服,一些常见题型常见积分常见泰勒展开一些比较好的小技巧和一些京大常考的特殊函数则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反复在脑子里重现,线代里知识点的串联和一些常见概念的证明也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反刍的(比如通勤罚站,比如语校听经)。很多同学对数学这门课有误解,认为需要一些灵光一闪的天赋,然而以我从义务教育到大学的观察发现,应试数学与其说需要灵感不如说需要题目量带来的经验。数学首先是一门背书课,对常见概念和模型的熟练掌握和外推是应试数学的考察内核。

考点总结:这次第一问是简单的交换积分次序,第二问是反三角函数带麦克劳林余项的泰勒公式展开,非常纯粹的背公式,第三问是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最值简单应用。第四问线性代数是非常基础的通过特征值特征向量将矩阵对角化后求矩阵的n次幂,可以发现数学的所有考点都是往年过去问中出现过的,没有超出过去问的范围。

2.2 计算机架构(操作系统)

感谢硅胶的ICS/CSE/OS课程打的基础,感谢本科每一个写不完lab的痛苦晚上。这门课基本是没怎么复习的(虽然在考阪的时候狠狠地教育了我),冬入的时候痛定思痛把csapp里会考察的cachepipeline等等涉及的部分大概看了一遍,因为通情会考察名词解释,看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定义。另外本科课程没有涉及数制转换这个通情喜欢考的内容,用王道的相关内容补充就结束了复习。计组这门课程复习没有什么建议,只要把csapp看完,同样能应付所有的修考题目包括东大。操作系统的话看的是本科讲义,海波老师出了一本操作系统教材,大概看了一下那本书也讲的挺好,有时间的同学我是推荐用这两本书和配套的lab练习打牢基础的。如果时间没那么多b站有一个台湾的老师的计组视频,比较贴合日本常考内容,用那个视频作为脉络建立基本知识框架也不错。

计组考察的考点非常固定,无非是数制的转换、指令架构相关的cpi计算pipeline的设计、存储器的结构虚拟内存尤其是cache相关,看起来内容杂乱实际上也是有迹可循的。再次建议备考此门课程的同学去学习一下CSAPP,这对于打牢计算机基础非常有用。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本科课程ics是有开源ppt与课程视频的,有兴趣的同学是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相关资源的。这门课程是上交内部也是出了名的好课。

考点总结:本次通情冬入,第一问考察的是cache相关的概念,第二问考察的是pipeline中hazard问题,这两问都是以名词解释考察。第三问考察的是cpi计算,融合了分支预测的考点,也是通情常见的考试形式。

2.3 信息论

信息论本科没有接触过,完全的从零开始,经验贴都推荐人手一本今井秀治的信息论,但是本人比较摸导致到最后都没看完,主要是用北海道大学的ppt打基础和用京大的ppt抓考纲。信息论学习曲线可能在开始可能比较陡峭,但是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非常固定,考察内容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两部分,信源编码重点在信息熵的计算、哈夫曼编码和马尔科夫信源及延伸,信息熵计算务必牢记概念和推导,哈夫曼编码看过就会,马尔科夫信源马尔科夫链等概念都要好好记一下,n次拓展的信源计算也是热门考点。信道编码重点在各种信道模型信道容量的计算和线性分组码。信道容量把京大ppt列出来的几种特定模型搞明白就足够了,更复杂的信道是不会出现在修考中的。线性分组码搞明白生成矩阵检验矩阵和循环码的基本原理与计算,不要只看过去问背解题方法,修考人数增加难度自然会上升只背做题方法不理解原理是无法应付变化的题目的。

这门课大概花了10h过完ppt的知识点就开始以练代学,题型比较固定练个几套过去问就胸有成竹了。因为通情会考名词解释,还需要把ppt里常见的概念记好,名词解释请用京子ppt原话,只靠自己理解临场发挥既浪费考试时间还非常容易踩不到得分点。这个规则适用于所有学校名词解释题,有学部资料就用学部资料,没有学部资料就用知名教材,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自己输出。

考点总结:通情信息论题型也非常固定,第一问信源编码第二问信道编码。这次的第一问和通情之前的过去问一样考察的是马尔科夫信源的若干性质,一般出题形式都是给出状态转移矩阵求状态转移图或者给出状态转移图求状态转移矩阵,再通过状态转移矩阵求定常分布与信源熵。第二问的信道编码这次考的是线性分组码的生成矩阵和检验矩阵,虽然过去问中没出现过但是也是京大ppt乃至北海道大学ppt中都有的基础内容,如果只看过去问没复习到而丢分是非常可惜的。

2.4 数电

这门课也属于零基础,本科只上过电工学这门三电合一的课,且内容基本忘完。这门课我看的是有位佬推荐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网课快进看完时序电路设计部分就行,虽然通情只考过D触发器但是我也把JK触发器T触发器都看了以备不测。数电这门课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考试题型也非常固定,逻辑电路分析、最大最小项表达式、画卡诺图状态图状态转移表等等,即使是东大的数电也是稍微训练一下都可以完答的。通情这几年第二题时序电路分析难度略有提高,只做通情过去问未必够用所以除了通情的数电我还找了一下别的学校的数电题做了一下就当负重练习了。

考点总结:数电也是一门题型非常固定的科目,第一问永远是逻辑代数的表示方法与互相转换,万年不变的用卡诺图找最大项最小项和用德摩根律画出逻辑电路。第二问是简单的时序电路分析设计,目前通情考察只出现过D触发器,这道题只要注意mealy型和moore型的区别,稍加练习掌握状态图,多变量的卡诺图的画法,这题肯定也能完答。

2.5 刷题心得

结束一轮复习后就开始刷过去问,大概刷了50-60小时的过去问,刷完了能找到的通情知情相关科目和东九阪电通等学校部分专攻的专业课,到后来熟练度上来以后一套通情的3h的卷子大概能掐表1.5h完成,除了提高做题速度还要留意下答题规范,音佬之前和我说过,非常多考生因为非母语答题是做不到或者说没留意要规范答题的,自认为作对实际上不得分,这种不必要的扣分是非常亏的。请在备考刷题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

3. 面试

虽然这两年通情改革冬入面试分提高了,但是给我的感觉还是比较简单的,包括很多别的需要面试的专攻面试对基本知识的考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有了解面试时间就能知道非常多的专攻面试仅有十分钟,这是完全不足以了解一个候选人的知识储备的,因此面试考察的部分更倾向候选人交流欲望和表达能力,期期艾艾半天憋不出一个字只会让教授心里打鼓,相反落落大方有条理地回答即使遇上自己不会的问题答案不是那么正确只要表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一定的知识储备照样能唬住教授挽回点印象分,相信我你听不懂日本教授的口音他们也未必听得懂你的。

此外请提前了解一下往年的面试环节,提前准备一下教授们一般喜欢问什么。如果会提问rp/ps相关的话,请好好对待自己的rp/ps,至少对自己的rp/ps里的研究方向有一点整体的认识,教授们对你的提问会围绕你提交的材料,那么想办法在自己的rp/ps中预留一下能给教授提问的抓手是非常有用的,千万不要一句我对xxx领域非常感兴趣希望以后能在xxx领域发光发热、我接触过xxx掌握xxx技能这种空话一笔带过,面试官看到这种简历只会头皮发麻根本不知道要你问什么自然而然就会在相关领域给你上难度。

京大只要求ps而不是rp,那么可以预想的老师的提问肯定是比较基础的知识或者是和你的ps强相关的内容,特别是一志愿老师的研究方向最好能稍微看看,至少要给教授一个画大饼的表态吧。我的ps找了几个本科大腿帮我修改事后看其实没必要这么麻烦,自己写配合gpt老师ds老师也够用了。

面试总结:通情面试仅占200分,面试时间应该不到10分钟,比较偏向走过场。主要是一志愿的老师针对ps提问,因为有意识地在ps中留下给老师提问的内容,老师的提问也没有超出准备范围,还是比较轻松简单的。

4.笔面试情况篇

本次冬入本人是完答了,具体正确率未知。按照我的估计正确率应该有95%左右,通情冬入正确率有九成个人觉得就能上岸了,毕竟通情的考察范围非常窄,题目非常简单。

Q&A

Q:通情要托福吗? A:今年可以用托业,分数换算不算亏

Q:京都好几个专攻,出题范围都不一样,想问下当初为什么没选择不用面试的数据科学或者系统科学呢?

A:选专攻可以从考试范围/备考时间/有没有自己想去的方向这些考虑,系统科学和ds数学考察范围和难度还是有的,我本科就没怎么学数学需要不少的刷题时间,我就pass了。面试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有面试不一定难上,没面试倒是更容易被挤破头,最好不要因为有面试就排除那个专攻。